“就像做夢一樣,真沒想到能來到北京這樣的大舞臺,跟李樹建老師同臺演經典大戲!”3月16日晚,豫劇《清風亭上》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精彩上演,劇中飾演“張元秀”的西安市豫劇團優秀青年演員李鵬飛在演出結束時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作為“春色滿梨園 大戲看北京——豫劇晉京展演周”的首場演出,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劇協主席、河南豫劇院名譽院長李樹建攜西安市豫劇團優秀青年演員同臺唱經典,用“老帶新、傳幫帶”的藝術傳承精神,讓古老彌新的孝道文化再次唱響京城,感動首都觀眾。
舞臺上,除了當今中國豫劇領軍人的言傳身教,河南豫劇院二團演職人員和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戲曲學院的孩子們甘當綠葉襯紅花;舞臺下,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的全體工作人員默默無聞地做著各項組織和后勤保障工作,生動詮釋了全國豫劇一家親的“鋪墊”精神。
“我候場時,恩師就握著我的手給我打氣,讓我不要緊張?!崩铢i飛說,李樹建老師的話語很溫暖,緊握著的手傳遞給了他更多的信心和力量。當然,李鵬飛也把這種力量傳遞給了自己的“老伴兒”—飾演賀氏的孫苗,兩人相攜登臺,在李樹建先生的注視下,為首都觀眾展示了“獅吼劇團”的青春力量。
西安市豫劇團的前身是著名的豫劇改革家、劇作家、教育家、活動家樊粹庭先生于1934年創辦的“豫聲劇院”,1937年更名為“獅吼劇團”。20世紀90年代,由于市場不景氣,演員斷代,西安市豫劇團發展遭遇困境。一些演員迫于生計,只能告別理想外出打工。
“我們特別感謝李樹建老師,因為有了他的幫助,我們的豫劇團活了,而且活得很好!”西安演藝集團董事長寇雅玲說,2012,豫劇團并入西安演藝集團時,全團只有演職人員40多人,創排大戲很難,只能移植復拍一些人少的戲。
首演告捷,李樹建一身疲憊接受采訪時仍在牽掛著豫劇,在他看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豫劇已成為中國第一大地方戲劇種。全國現有專業豫劇院團163個,民營院團2100多個,從業人數達10萬之眾,豫劇戲迷遍布全國?,F在我們豫劇不僅拼數量更要拼質量,不僅要看“有沒有”“多不多”,更要看“好不好”“精不精”。
“戲曲傳承得好不好,一是人才,二是觀眾。讓省團的優秀人才到西安市豫劇團這樣的省外豫劇院團掛職鍛煉,不僅能解決他們人才缺失的現狀,同時能有效提升劇團的名氣,通過原創劇目角逐國家大獎,吸引新老觀眾,贏得當地政府的支持,從而真正救活一個團?!崩顦浣ㄕf。
據介紹,3月18日14:30和3月20日19:30,西安市豫劇團將演出由中國梅花獎獲得者徐俊霞、優秀青年演員李鵬飛、李利軍、李龍輝、賈燕妮等主演的豫劇大戲《三上轎》和《黃金嬋》。
熱點文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中原文化綜合類媒體 中原傳媒 提供技術支持
主辦:中原文化網 版權所有:中原文化網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備19001720號-1